网信彩票~购彩大厅国徽为啥不用满清线条,要用汉唐线条?看懂了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对于一个刚成立的国家来说,林林总总的大小事务都需要一一解决。尤其是代表一个国家形象的标志,例如国旗、国徽和国歌等内容,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们不但起到弘扬本国文化,展现本国意志的作用,通常也蕴含着与众不同的独有魅力,我国国徽的设计就经历过一个短暂但曲折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我国国徽的设计方案,被交给当时清华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接到这个任务后,梁思成带着妻子林徽因和其他设计专家,一个局部一个局部的开始设计国徽。

在关于国徽整体形状使用的线条选择时,看到助手设计的草稿,林徽因却难得的发怒了,她强调不要用满清线条,要用汉唐线条。外行人可能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知道内情的人不得不承认林徽因的境界高。
01国徽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对于旗帜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现代人在影视剧作品中也常见高举大旗,上书文字图案,作为军队的归属符号。可是国徽这种标志,最早却是以一种盾徽的形式存在,而这些篆刻或涂画在盾牌上的标志,则来源于西方古代贵族。

这种图案本来是某个家族的标志,后来在王国建立和兼并的过程中,渐渐演变成一个国家的标志,而现代的国徽多采用这种形状,也正是源于这个传统。
说起国徽的意义,最大的作用就是代表性。因为早期的家徽上多是动物形象,或是凶猛的狮子,或是飞翔的雄鹰等,毫无疑问这些家族对动物的天生崇拜或故事传说,是最早徽记设计的初衷。

随着时间的流逝,徽章上的内容进一步增多,对于事物象征性的内容也开始流行起来,比如在徽章上加上波浪代表着国土中的海域,加上日月则代表着皇权无上等等,而我国的国徽在设计的时候处于近现代,所以使用的设计手法更加成熟和精致。
国徽的主色调以金,红两色为主,金色代表我国固有的华贵富丽,而红色除了是我国独有的喜庆代表外,也象征着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国徽正中央和国旗拥有相同含义的一大四小五颗星星,以及下方的天安门、齿轮和周围的谷穗则构成了整体的基石。

整个国徽的设计简约大气,又含义深远,让人钦佩。可是你能相信,这么棒的设计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吗?
02新国家,新国徽
早在1949年年中的时候,当时国家已经开始向全国以及海外爱国人士征集国旗和国徽的设计方案。截止到8月下旬,已经接到了各地寄来的投稿一百多份,还有其他关于国徽的建议意见也如雪片般飞来。

在国徽的设计上众说纷纭,因为想法太多,但国徽的面积毕竟有限,所以关于内容的取舍一时难以决定。这个时候发生的一个小故事让大家打开了思路。
那是在1942年,当时的国家还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宋庆龄女士在自家举办茶话会,一簇金黄色的禾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饱满的颗粒闪着金灿灿的光,引起宋庆龄的感慨:它看起来像金子,却比金子还珍贵,五谷丰登意味着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于是,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决定加入谷穗、齿轮、绶带和五星作为基础图案,国徽整体以红,金两色为主。在此基础上,有人又提议加上天安门,作为全国人民的精神象征,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于是设定国徽初稿的任务就交给了当时的清华的营建系和美院。这两个学院分成两组,分别涉及不同的部分,其中美院以教授张仃、张光宇为主,为了更好的完成设计,他们甚至来到工厂请教齿轮的构造,为了设计更贴近真实,每一个细节都几近完美。

因为这个国徽要赶在1950年国庆当天悬挂,所以自开始设计到交稿,可能不到一年的时间。如此情况下,每一位设计者都殚精竭力,作为主设计师的梁思成夫妇,就先后病倒了。
03满清线条与汉唐线条
但是考虑到工作需要,梁思成和林徽因并没有放松工作进度,在病床上仍然坚持推敲稿件。梁氏夫妇的设计稿,参考了很多文物,如铜镜,玉璧等外观,把整个形状设计成了一块玉璧的形状,含义是国之重器,也有完整统一的意思。

既然使用了这种传统风格强烈的设计,那么对于线条的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据说当时助手完成草稿后请林徽因过目,却让从不发火的她罕见的发了脾气。林徽因对自己的学生兼助手说:国徽的设计不能使用满清线条,要用汉唐线条!这句话可能外行人不太了解,但她的学生却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
原来就线条来讲,满清的设计通常比较精美繁复,但缺乏大气隽永之美;而汉唐的设计看起来朴素,却蕴含着生动自然的美感。这也正如所对应的朝代特点,一个是表面繁荣,内里腐朽,一个是大巧不工,气质大气。让人不禁感叹,无论从品味还是格局上,林徽因的境界都不可不称为高。

最终的国徽在以美院设计为基础的条件下,经过梁思成的修改后,终于赶在1950年国庆前被雕刻成功,也成功的挂在了天安门上。这面国徽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新生。
04结语
国徽的设计过程中,处处体现出设计师的巧思,也正是这一个完美作品,让他们即使在去世后,仍然被后世所铭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